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,现在农村的自建房和耕地已经变得越来越值钱。一方面农村的土地承包在原来基础上延长了30年,从而为农民带来了更多实惠,另一方面让农民们明确了自己土地的权限,从而更增加了村民们的归属感。那么那么我们就来简要介绍一下房屋确权政策新规2021。
宅基地确权一般是指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确权,农村居民申请的宅基地,对它只有占有权和使用权,所有权是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。而宅基地使用权只有具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才能取得,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福利性质和社会保障功能。对农村居民来说,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明晰农村宅基地的产权,通过对农村宅基地的登记发证,可有效减少因宅基地权属争议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。
哪种情况不能进行确权?
1、小产权房不能确权
5月18日,自然资源部印发《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》,通知明确小产权房不能进行确权。
2、乱占耕地建房不能确权
我们建房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建设,一般占用农用地必须办理转用手续,不能占用基本农田,不能在水源地、泄洪河道建房,不能在公路两侧禁建区内建房,在未经依法处理之前,是不能进行确权颁证的。
3、城镇居民非法购买宅基地不能确权
现在很多城镇居民为了过上田园生活,会在农村非法购买一块宅基地建房进行居住,这一类也是不能进行确权的。宅基地确权的目的是保障农民利益的合法化,因此一定要遵循相关政策来执行。
房屋确权政策新规2021
根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新规显示,2020年将是“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”确权的收官之年。为确保能够按时完成确权,新规中还明确要求加快工作进度,以把受“黑天鹅”事件影响的时间抢回来。在新规下,农民朋友和城市子女都应积极配合确权工作,以防大意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
首先,确权的条件以及不能确权的处理
依据物权法、土地管理法、房地产管理法以及房屋登记办法等相关要求,确权需满足属于集体成员,房屋和宅基地为同一权利人,有合格的身份证明,包括有户口本和身份证,房屋来源合法、真实和有效,经公示后,其他人无异议。一般经申请、受理、调查、勘测、审核、公示、载入登记簿和发证全流程。
若不能确权的宅基地,正常情况下,将由村集体回收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1.违法建筑,比如临时搭建房屋,在农村保护耕地上建造的房屋等;2.私自开垦土地上建造的房屋;3.宅基地和房屋权属存在争议的;4.城镇居民购买的宅基地、农房以及小产权房;5.存在“一户多宅”情况的,原则上鼓励有偿退出,也可协商在本集体内部转让;6.家庭有多处宅基地,可分户但未分户的,先分户再确权,超标部分不予确权。
其次,宅基地的使用要求
众所周知,我国土地都属于国家的,国家拥有所有土地的所有权,分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两类,城市居民和农民分别可取得使用权,前者一般是有偿的,比如城市购买的商品房其实是已由开发商缴纳了土地出让金,后者属于福利性质的,属于无偿的,我们说的农村宅基地就属于后者。
根据宅基地管理法等最新规定显示,宅基地闲置荒废达到两年,将由村集体无偿收回,在此种情况下,宅基地的使用权随之消失。所以,有专家说,这次确权很重要,关系到终身或者世世代代与土地的缘分。可行的做法是,不能让宅基地闲置在那里,如果宅基地上有房屋,最好偶尔回来居住一下,旅行也好,看望亲戚也罢,总之,要让人知道“有主人”,如果房屋有倒塌风险,最好加固修修,因为一旦被鉴定为危房,宅基地也是要被收回的。
最后,房屋的继承要求
从2021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民法典新规显示,无论是农村子女,还是城市子女,都可以享有继承农村房屋的权利,只不过,如果一个家庭子女有多个的话,其中在户口簿上的农村子女享有优先继承权,当然,如果是独生子女的话,那更没问题,可直接由城市子女继承农村父母的合法房产。
以上是对''房屋确权政策新规2021''的相关内容阐述,希望能够帮助大家
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